Skip to content →

Blog

  • 乌合之众

    所谓经典,经久不衰之宝典也。这本来自1895年的法国的书,在100多年之后读起来仍然让人觉得津津有味。作者对社会的剖析入木三分,深刻揭示了社会群体的特性。 群体顾名思义,由一群个体组成。而这群个体走到一起形成一个群体之后,其中的每个个体的特性便不再重要,作为群体中的一员,这个个体可能会完全迷失在群体中间。群体抹去每个个体心智的的差距,使他们的行为趋向一致;每个个体不断相互影响和暗示,相互传染极端思想,使这个群体做出任何单个个体都不会做出的出格事情。书中有个很形象的故事:在一个马戏团里,一匹马将粪便拉在了一位坐着观看表演的女士的腿上。而周围的一群绅士却丝毫没有绅士的表现,一齐大笑起来。试想,如果只有一个绅士在场,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吗? 群体是不使用理性,不用逻辑思考问题的。在群体之中一个个体的智力会泯灭,群体只能接受感性的,形象的思维。作者认为群体中个人智力的泯灭存在着四个阶段:自我意识模糊,独立思考能力下降,判断力和逻辑在暗示与传染的作用下趋同一致,最后残存的智力被测底反噬。历史上很多不可思议的事件中都能找到这种情形:不管平时多么聪明,在群体中却完全迷失了自我。比如高级知识分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去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想想我国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群体只接受简单的概念和形象,不接受正常逻辑。群体迷恋偶像,创造偶像,并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一个群体需要有领袖,这个领袖往往是这个群体里最极端的个体。只有极端的人才能成为领袖,因为极端的个体可以更好的感染群体,而群体的奴性成就一个领袖,个体成为领袖之后又使得群体和领袖变得更为极端。为了释放这些极端的情绪,这个群体便以残暴可怖的手段去处理异见持有者。 文末作者以悲观的情绪分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个体走到一起,团结起来抵御外部入侵;摆脱野蛮,发展个体,形成文明;文明强盛,逐渐复杂,止步不前;走向衰落;群体分崩离析;回归原始。“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从野蛮状态发展到文明状态,然后,当这个理想失去优点时,便走向衰落和死亡,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

  • Upgrading Tastypie from v0.9.11 to v0.9.12 and above

    Here are my notes on how to upgrade Tastypie from version 0.9.11 to 0.9.12, as there’re no release notes for v0.9.12. Release notes for 0.9.13…Continue readingUpgrading Tastypie from v0.9.11 to v0.9.12 and above

  • 洗脑术

    我同意书中的很多说法,比如“别人的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事实上没有任何现实是可以复制的。相同的可以是某一方面的经验或者事实背后的逻辑与模式,但是“人不能两次踏过同一条河流”,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学定理。联想到最近看到的微博,“凡出口不离乔布斯、巴菲特、比尔盖茨的,大抵过的不如卖煎饼的。”成功的人各有各的个性、能力、方法、机遇和运气,而他们的传记,专访只说出了他们愿意分享出来的一部分信息,这部分信息的真实性也值得商榷。用作者的话说,赢家通过制造理念,用这些他们再熟悉不过的理念对别人进行洗脑,把这些人限制在他们给出的特定框架中,让这些人同意他们的说法,让这些人成为自己想法的布道者和执行者,从而成为大众心中的偶像和赢家。如果这是一场比赛的话,那么这些赢家就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裁判以及参赛选手。所以赢家之所以赢,也就那么理所当然了。 而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去制定游戏规则的,有人明智(教父和洗脑者),有人冷静而善于观察(牧师和布道者),有人热情少思(信徒)。然而每个人都有去争取得到属于自己东西的权利,要想最大化所得,需要自己利用技巧。比如,积极思考,保持自信,做一个优秀且看起来正常的人;与人交往时挖掘出对方的深层次需求,可以威逼,亦可利诱,奖惩结合才会事半功倍;懂得如何转移话题和注意力,说谎与失信并不一定是坏事,不要一味直白,要善于包装坦诚;多听少说,保持神秘,不要过分暴露自己;做一件事情前看看有没有其他人想做,如果没有就要放弃,因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而你不比别人高明多少;要偏执,要固执,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前提是自己真正相信自己的想法。

  •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读了这本书,发现李承鹏的杂文水平确实不怎么样,杂文能记成流水账也算是一种境界。文字无端卖弄,莫名其妙的拼凑同音词显得无比做作。在我的印象中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把人骂的狗血淋头,把事说得无比通透,把政府批得体无完肤才是。可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完全没有高潮,读罢全文像是听隔壁村大婶絮叨了半天一般,那种想听人骂街而不得的挫败感让人生闷气。 读到书末几篇散文倒是有点感觉,不过大哥,下次能不能一件事情说完就行了,别絮絮叨叨的说上个三五遍好不好?

  • The well known secret

    The Secret should be a great book haven’t I read many books about self control, positive thinking and success, etc. Honestly I didn’t find much…Continue readingThe well known secret

  • OpenVPN client TLS-Auth problem on Windows

    It seems that the OpenVPN Client on windows does not support TLS-Auth with a separate key file. So instead, you can paste your key contents…Continue readingOpenVPN client TLS-Auth problem on Windows

  • funf smart phone data collecting

    读完几本大数据的书,偶然发现了一个叫funf的手机应用,号称能将安卓手机变身为数据收集器。于是我很兴奋的下载安装,让这个app在我手机上采集了两天的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如下:   老实说,收集了两天的数据,就能分析出这么点东西,着实让人失望。不过这个生成图像信息的程序是开源的,而且是用Python实现的,今后有空了也可以自己来分析一下收集到的数据。funf在我的手机上也经常不能响应,可以说这个app是十足的半成品。不过这个由来自MIT的团队开发的不仅仅是一个手机app,号称是一个Open Sensing Framework,前几天还刚刚被Google收购了。虽然是个半成品,但Google这个时候收购团队总比让他们羽翼丰满之后再收购所花的代价要小得多。

  • Notes on Big Data

    《大数据时代》这本书强调了这个时代数据的重要性,所谓大数据,即全体数据而非抽样数据,大数据强调混杂性而不追求准确性,注重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在商业中,不仅需要得到大数据,而且需要知道如何利用大数据。例如,如何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在这个过程中重视产生的结果,却不要过分纠结于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本书作者似乎是业界翘楚,书中旁征博引,很有说服力。可以看出来作者Viktor Mayer-Schonberger是Taylorism的坚定信徒,他相信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用数据测量和表述的。这一点跟《The Shallows》的作者Nicholas Carr的观点不一样,Carr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测量的。当然Schonberger在书最后也提到了这一点,他也认为我们处理的信息不过是世界的某个投影,大数据也只是一个工具,我们在使用大数据的时候不要自负,要“铭记人性之本”。 《删除》是《大数据时代》作者Schonberger的另一本书,作者这次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讲诉在大数据时代中应该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计算机和存储介质的发明,就意味着数据会被永久存储;特别是近年来各种软件和在线服务的出现,使得人们越来越没有能力控制自己信息的散布,流动,以及存在的时限。很多信息一旦公开(甚至是对少许几人公开),你就没有在将它控制住的能力了,颇有“覆水难收”的味道。书中举了一个在MySpace上贴出自己饮酒照片被上司发现而最终被取消教师资格的女孩的故事;而我前几天发现我的网站被另一个网站做了历史镜像的经历也同样让我不安。一旦信息公布,就不能再收回了。作者在书中给了很多建议,如节制数字化信息的使用,知道自己应该公开那些信息,重视公开信息的后果;重视隐私法律的建立以及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调整大众对数字隐私的认知;等等。同时作者最后还抛出了一个给所有信息都加上一个存储期限的想法,这个不管从技术上还是用户体验上都难以在近期时限。但是,最近确实有类似的在线服务出现,如阅后即焚的聊天服务snapchat,在线文本存储与共享工具pastebin等,同时Google等巨头也一再缩短存储用户信息的时间。随着大众对隐私的觉醒,相信在不久会有更多的服务在信息存储期限上下功夫。下一个会不会是email呢?毕竟我们需要的只是一小部分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如果我们都根本不记得邮件里有哪些内容,就让它们被慢慢的遗忘吧。 《爆发》从行为预测的角度讲诉了大数据的用途。这本书看到一半时我觉得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业界趋势读物,因为作者巴拉巴西的写作手法很奇特:全书每一章都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讲技术,后一部分讲历史故事。每看完一章我都想迫不及待的看下一章,颇有章回体小说的味道。但是等我把全书看完之后却还是云里雾里,完全不理解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到底人的行为是否可以被准确预测。不过确定的有一点,如书名所诉,我们的行为充满爆发性(Bursts)。我们可以很长时间不写邮件,但是同时也有可能在短时间里写很多邮件;我写博客也是,可能好几个月都不写一篇,有时候又连续几天都写;我好几个月都不看书,一看就连续看好几本;甚至花钱也是,好几天一分钱都不花,也有可能一天花好多……作者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有这些行为,从根本来讲是因为我们的生物特性中即有爆发性,细胞生成的过程即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爆发组成的。从行为学上讲,我们会给自己要做的事情安排一个优先级,只有优先级高的事情才会被完成。由此生成的优先级队列就隐含了爆发性,导致我们实际完成事情的时候也是一组一组爆发式的完成的。因为我们的行为不是一个随机过程,所以我们不遵循泊松分布。书中的历史故事也很精彩,讲诉了16世纪发生在匈牙利的一个农民起义的故事。起义领袖赛克勒从发起起义到被捕都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按作者的说法他的起义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快速燃烧完的爆发点。赛克勒并没有经历太多就变成了起义领袖,由此就注定必败的命运。一切来的太突然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好自己。所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胫骨,乏其体肤”也是不无道理的。一个人需要蛰伏很久,才能从容的面对破茧而出的那一刻。

  • Notes on The Shallows

    This book was recommended by several colleagues at Ericsson. After reading it I find it quite worth reading. It is objective, profound in examples and…Continue readingNotes on The Shallows

  • 基因决定公司前途定律

    看完《浪潮之巅》,收获不小。这本书讲述了美国各大科技公司的沉浮历史,从科技和商业两方面讨论了它们成功的秘密和失败的根源,提出了不少我很认同的观念。 首先是基因决定定律,一个公司的创始人和早期员工决定了公司的基因,这个基因会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影响公司做出的决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决定了公司能否成功和公司对员工及社会的影响。苹果是一个设计公司,所以它推出的手机在设计上没有出彩的地方的时候消费者就不会买账;Google是一个做工程的公司,所以它的Android系统做了七年也做不出好的用户体验;爱立信是一个设备提供商,所以它不可能跟最终消费者走的太近,它会更多的考虑运营商而不是最终消费者的利益;微软是卖软件的,所以它在免费在线服务上竞争不过Google跟Yahoo,因为后者提供的服务是免费的…… 其次是摩尔定律,反摩尔定律和安迪比尔定律。摩尔定律大家都知道,即每18个月计算机硬件性能提升一倍或者价格下降至原先的一半;反摩尔定律说的是如果一个IT公司18个月之后的卖出产品的数量与现在一样,那么它一年半之后的营业额就会减半;安迪比尔定律说的是英特尔的硬件带来的提升会被微软软件消耗的资源抵消,软硬件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还有一些管理公司的诀窍。如思科为了留住早期员工让他们进行内部创业,然后再将他们创立的公司收购,从而不断获得新的技术和留住最好的人才;Google初创时期为了让员工充满动力,每周都会公布一周里签下的大合同和公司的运营额以及现金数量等“商业机密”,让每个员工知道公司运营状况;Google用人采取“杀鸡用牛刀”的方式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一个公司在IPO之后往往创始人的股权都小于10%;伯克希尔-哈撒韦采用双层股权,A股面值是B股的30倍,投票权是B股的200倍,A股能转为B股而B股不可能转为A股,这样来保证创始人公司的控制;Google也采用双层股权的方式,A股每股一个投票权而B股每股10个投票权,B股掌握在创始人和高管手中而不能流通。 虽然这本书的作者吴军对技术细节可能不太重视(比如他写到IPv6中地址是6个字节48位,实际为16字节128位),但他在Google的工作经验和对公司商业上的看法十分深刻,推荐此书。